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俄军在作战中大量舍弃坦克,究竟是故意还是无奈?有何经验可借鉴

俄军在作战中大量舍弃坦克,究竟是故意还是无奈?有何经验可借鉴

发布日期:2025-08-31 17:31    点击次数:98

2022年2月份,俄乌正式爆发激烈的冲突,不过在战火蔓延开来的时候,俄罗斯倒是一下子就“拉了个大旗”。

刚开始打起来的那会儿,俄军大批部队往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冲去,不过不少坦克和装甲车因为各种原因被扔在路边,挺尴尬的场景。

就连在基辅郊外,俄军也遇上了“60公里的大堵车”,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长龙,在高速公路上缓缓前行。

要真不是乌克兰的空军不成气候,俄罗斯军队当时差点就要重演海湾战争里那条“死亡公路”惨剧了。

这事儿嘛,俄军为什么会放弃那么多车辆,咱们得琢磨下背后的原因。也得从中吸取点经验教训,避免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

坦克本身很难长距离机动

有人说,俄军当时大量装甲车辆被扔在路边,是故意的,想用这种方式“引诱敌人”,让对方误以为是伏兵或假象,制造虚假的威胁。

其实,这更多算是一种无奈的表现,一方面是因为那些装甲车辆本身就不太“抗造”,另一方面则是俄军后勤补给力不从心。

在第一点上,别被坦克叫“陆地之王”迷糊了,其实坦克这个东西的机动能力,特别是远距离移动,真的是不太行。

喜欢关注各国军演和战争的朋友们肯定会发现,大家在进行长途机动和运输坦克时,基本上都喜欢用火车把坦克先送到前线或者演习地点,要不怎么说,这运输方式挺靠谱的嘛。

原因很简单,坦克在长距离跑起来的时候,很容易出状况,设备出问题的概率挺高的。

坦克的最高速度大概是每小时50到70公里,平时沿公路行驶的话,速度一般在30到40公里每小时左右。而在野外战场环境下,这个机动速度会减慢,到大概每小时20公里左右。

一般来说,坦克在战场上的机动里程就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这么点儿,要是遇到上百公里的长途调动,能有七成左右顺利抵达前线,已经算不错啦。

要是需要搞个大约200公里的机动,通常只有三成到五成左右的坦克能顺利到达前线,其他的就得靠运兵车或其他方式帮忙了。

在2014年,解放军“北剑-1405”演习中,曾开展一次装甲旅连续两天两夜行军,跨越了234公里的测试。

这次行军之后,参加测试的第27集团军某装甲旅居然有40辆坦克在半路上趴窝了。

一个装甲旅一般有大概100辆坦克,这次趴窝了40辆,所以最终大约有60%到70%的坦克算是成功抵达了目的地。

这次行军测试结束后,这个装甲旅还获得了表扬。

你看看,这两天两夜的行程差不多走了234公里,平均速度也就只有5公里左右。在这么慢的速度下,居然还有大概30%到40%的坦克在路边出故障抖搂,这就让人看得清清楚楚,坦克长距离机动真心有它的局限性呀。

俄罗斯一开始搞俄乌冲突,很多部队直接朝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奔去,基本上就是一帮装甲部队在赶路,急冲冲地往前冲。

在那样的情况下,要说俄军没有坦克停在路边休整,那才是真奇怪呢。

俄军后勤能力不足

讲到俄军的后勤供应,那跟当时他们推行的合成化改革挺有关系的。

苏联那会儿的苏军,一直就是以打大兵团作战为核心的队伍,他们的后勤补给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个特点搭建起来的。

后来俄罗斯进行军队合成化改革,就搞了个叫作“BTG改革”的东西。

所谓的BTG,就是“营级合成部队集群”的缩写。说白了,就是在不改变整个“大兵团”规模的前提下,把部队底下的结构拆分成一个个的合成营,这样一来,一个营级单位可以拥有更多的火力资源,操作起来也更灵活。

不过,事情就这么发展吧,俄罗斯在推行“BTG改革”时,不但没有对传统的后勤体系做出什么太大的调整,反而还把苏联时期那套卡车运输部队给干掉了。

这就让俄罗斯军队在面对中到大型战争时,变成了一支“赶快来一波”的部队。

他们的后勤能力真是捉襟见肘,要是BTG没能一次性搞定目标,接下来整个部队就会陷入弹药和物资紧缺,根本无法正常展开作战的窘境。

也正因为如此,俄军在猛冲大军的时侯,难免也会遇到一些麻烦。

俄军一大批部队赶路,难免会遇到坦克和装甲车辆缺油的窘况。

坦克要是没油开不了,部队又得赶紧赶路赶到指定地点,只能把坦克丢在路边了。

所以,俄军很多坦克在路边歇着,出现“60公里大堵车”的场面,实际上是因为坦克本身不太适合长途机动,加上俄罗斯后勤体系出了点问题,两头儿一作用,才搞出这事。

中国吸取的教训

对咱们中国来说,要解决坦克不擅长长途机动的难题,可以从提升坦克的技术水平入手;而俄军后勤出现的漏洞,咱们也可以借鉴,在军队定位和战略布局上做文章。

关于前者,坦克在长途转动时容易出问题,主要是因为它的机械结构在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中,容易产生磨损。

要是想整治这个麻烦,还是得减少坦克的机械部分,比如推行“纯电坦克”,这招挺管用的。

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不少国家的专家就提出了“纯电坦克”的想法,但受制于技术限制,这种坦克难以应对战场上各种复杂严酷的环境,导致一直没有真正的“纯电坦克”亮相。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难题也慢慢迎刃而解。

而且看看最近中国的一些动向,好像真是在搞纯电动坦克,或者说是“油电混合”型的坦克。

大家都知道,2025年9月3日中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当前我们也在进行演习的彩排,许多最新装备已经运送到北京了。

于是就有网友拍到了我军的新型坦克。根据这些网友的描述:

这些坦克开起来几乎没有声音,噪音跟家用车差不多。

这就说明这些坦克用的机械部分挺少,八成是油电混合的坦克,甚至可能是“纯电动力”的坦克。

谈到俄军的不足,解放军的位置非常清楚,就是一支以敏捷机动反应为核心的复合型部队。

在解放军的联合化兵团架构中,一个旅级的合成兵团都配备了自己的营级后勤机构,这样一来,合成旅一级单位就能自己搞定后勤保障,不用依赖外头的支援。

再加上我们国家在全国各地布置的物资仓库,解放军陆军在国内本土和周边区域作战时,后勤保障基本上不会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