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忌惮:一生只怕四人,诸葛亮仅排第四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楚河
编辑|楚河
《——【・前言・】——》
不少人说司马懿一生只怕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四个人,还把这说法传得有鼻子有眼。可真翻遍《三国志》《晋书》这些老本子就知道,这压根是把司马懿的权谋算计,当成了胆小怕事。真实的司马懿哪是“怕”?他是把曹操当“挡箭牌”、曹丕当“垫脚石”、曹叡当“练手靶”,连诸葛亮都成了他攥在手里的“兵权凭证”。所谓的“怕”,全是他演了一辈子的戏,要是真怕,司马家早被曹魏踩进泥里,哪还能偷了整个天下?
版图划出来,才知道清朝有多横
开国头几年,清军兵分多路往南压。顺治年间打进南京、杭州,江南门户尽归旗营。康熙稳定南方后,眼光就往西北转。清军用了几十年,把准噶尔部连根拔起,彻底扫平西北草原最后一支强势力量。这不是仗一打完就结束,清军每到一地,都安排屯垦驻防。
康熙收新疆,雍正拿青海,乾隆打进西藏和西南山地,版图线一步步推到了极限。乾隆朝搞《大清一统志》,不是随便画图,而是实地丈量、建档成卷,一处不落地把疆域写清楚,这种规模的地理志书,放到今天也得佩服。
清军不光打,还能谈,与俄国签下《尼布楚条约》,主动确立北境边界,还是用满文、拉丁文双语起草。这是中原王朝第一次,用对等身份定国界,意义大得很。
清廷建理藩院、设驻藏大臣、在伊犁、喀什屯兵修路,不是光拿地图说事,而是扎扎实实建制度、建官署、建军事据点。整个18世纪,大清的版图面积全球数一数二,边界线线长线粗,真正守得住才叫强大。
当时全世界国土比清朝大的没几个,能治理得了这么大块地的更少。这块地从东北雪原,到海南海口,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沙洲,全在清朝的手里管理着。
人口三亿,民族几十种,语言上百种,能不乱,这个朝廷靠的可不是运气。从地图上看,清朝不只是把地盘抢过来,更是把制度铺了上去,这才撑起两个多世纪的安稳。
对曹操:不是怕,是藏得比谁都深
曹操喊着“宁叫我负天下人”,司马懿却把这话揉碎了藏进骨子里——藏得比曹操的多疑还深。
都传司马懿早年装病拒绝曹操征召,是瞧不上曹操宦官之后的出身。这说法太浅!司马懿的爹司马防是汉朝京兆尹,哥哥司马朗早早就跟着曹操干,他哪敢真跟曹操硬刚?所谓“拒绝”,就是摆姿态。当时曹操刚迎汉献帝,手里地盘没稳,司马懿躺家里装病,一来避开早期站队的风险,二来吊足曹操胃口,等着曹操用“强征”的名义请他出山。这一请,他就从“主动投靠的世家子弟”,变成了“曹操逼来的人才”,往后就算朝堂有风波,也能留条退路。
曹操说他“有狼顾之相”,还跟曹丕说要防着他。可这话司马懿能不知道?他偏要贴上去跟曹丕绑死。曹操活着时,他就做三件事:出主意不抢功,办杂事不越权,跟曹丕亲近不结党。曹操让他管屯田,他就把许都周边的粮田打理得井井有条,仓里的粮食堆得满;曹操让他给曹丕当老师,他就只教《论语》《尚书》,半点权谋不聊。曹操想杀他?没理由!曹丕还天天在曹操跟前说他好话,说司马懿“干活踏实、做人本分”。所谓“小心谨慎”,根本不是怕,是摸准了曹操“爱才又多疑”的脾气——你越觉得我有问题,我越让你挑不出毛病。
对曹丕:不是怕,是把他当梯子爬
曹丕能从曹植手里抢来太子位,司马懿是头功。可要说曹丕防着司马懿、不给兵权,这是把司马懿的算计当成了“怕”。
曹丕刚登基,确实提拔曹真、曹休这些宗亲压着司马懿。可司马懿一点不慌。他知道曹丕跟曹植斗了好几年,心里最缺“信得过的自己人”。曹丕让他管尚书台,他就把朝廷的文书、奏折理得清清楚楚,曹丕离了他,连官员任免的流程都顺不下来;曹丕要伐吴,让他留守许昌,他就把后方的粮草、兵员调度得明明白白,前线从没断过补给。曹丕不是不给兵权,是没到时候——司马懿要的不是一时的兵权,是让曹丕觉得“这活儿只有司马懿能干”。
后来曹丕封司马懿为舞阳侯,还把他列为托孤大臣。这哪是曹丕信任他?是曹丕算来算去,曹氏宗亲里要么太鲁莽、要么太贪腐,只有司马懿既懂政务又跟自己亲近,还没露出半点野心。可曹丕没算到,司马懿早把“托孤大臣”这身份当成了下一步的筹码。他表面上跟曹真、陈群等人客客气气,暗地里却把自己的门生故吏安插到洛阳周边的郡县。曹丕在位七年,司马懿从“曹丕的身边人”,变成了“朝堂上离不了的人”——这哪是怕曹丕?是把曹丕的每一步都算进了自己的计划里。
对曹叡:不是怕,是借着他练手
说曹叡少年老成、驭下有术,司马懿在他面前唯唯诺诺,这是没看透司马懿的“以退为进”。
曹叡刚登基,就把曹真、曹休这些辅政大臣调出京城,自己抓权。司马懿不仅不反对,还第一个站出来表忠心。曹叡让他去打孟达,他八天急行军一千二百里,从宛城赶到上庸,把孟达斩了;曹叡让他去防诸葛亮,他就带着兵在祁山跟诸葛亮耗;曹叡要给早夭的女儿曹淑扶灵,满朝大臣反对,司马懿带头穿丧服,跟着曹叡走了一路。他为什么这么乖?因为曹叡越强势,越能帮他清除障碍。
曹真、曹休是司马懿掌权的最大拦路虎。曹叡让曹真去打蜀汉,司马懿就故意拖慢行军速度,让曹真在子午谷吃了败仗,回来就生了重病;曹休去打东吴,司马懿就不派兵支援,让曹休在石亭兵败,羞愧得吐了血。等曹真、曹休都没了,朝堂上能跟司马懿抗衡的就剩个陈群——还是个只会搞礼法的文臣。曹叡看着是把权抓在手里,可实际上,关中、荆州的军队将领,早就换成了司马懿的人。曹叡让司马懿“勤勤恳恳工作”,司马懿就真的“勤恳”——但他的勤恳,是把曹魏的军权一点点攥在自己手里。曹叡到死都觉得司马懿是忠臣,还把小皇帝曹芳托付给他,这哪是司马懿怕曹叡?是曹叡被司马懿骗得团团转。
对诸葛亮:不是怕,是把他当“兵权提款机”
说司马懿打不过诸葛亮、只能固守,还怕诸葛亮送女人衣服挑衅,这是把三国最精彩的“兵权博弈”当成了“胆小避战”。
诸葛亮北伐,对曹魏是威胁,对司马懿却是机会。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都防着司马懿掌兵权,可诸葛亮一来,曹魏没人能挡,只能让司马懿上。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出祁山,司马懿率军出征,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掌握重兵;第二次北伐,诸葛亮打陈仓,司马懿又被派去支援,趁机把关中的军队换成了自己的嫡系。他为什么不跟诸葛亮硬打?不是打不过,是不能打。
诸葛亮粮草少,耗不起;司马懿粮草多,耗得起。只要跟诸葛亮耗着,他就能一直握着兵权。诸葛亮送女人衣服挑衅,他不仅不生气,还拉着使者聊诸葛亮的饮食起居,问“诸葛公每天吃几碗饭、处理多少事”——他要的不是打赢诸葛亮,是让曹叡觉得“只有司马懿能顶住诸葛亮”。诸葛亮活着一天,他的兵权就稳一天。后来诸葛亮死了,司马懿立马率军追击,可追到半途就撤了——他知道,诸葛亮一死,他的“兵权理由”没了,再追下去,就算打赢了,曹叡也会收他的兵权。果不其然,诸葛亮一死,曹叡就把司马懿调回京城,削了他的军职。可司马懿早有准备,关中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的,曹叡根本指挥不动。
诸葛亮到死都不知道,他这辈子最大的对手,不是把他当敌人,是把他当“兵权提款机”。司马懿跟诸葛亮耗了七年,耗死了诸葛亮,也耗稳了自己的兵权——这哪是怕?这是三国最顶级的权谋算计。
所谓“怕”,全是司马懿的“影帝级表演”
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哪一个都没让司马懿真怕过。他怕的从来不是某个人,是“过早暴露野心”。
曹操活着时,他装“忠臣”,规规矩矩干活,不抢风头;曹丕活着时,他装“能臣”,把政务打理得妥妥帖帖,让曹丕离不开;曹叡活着时,他装“贤臣”,听话懂事,还主动帮曹叡清除异己;诸葛亮活着时,他装“怯臣”,不跟诸葛亮硬拼,只跟他耗着。一辈子装下来,曹魏的皇帝、大臣、对手,全被他骗了。
有人说,要是曹丕多活十年、曹叡多活十年,司马家就篡不了权。可这话不对。司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还熬死了诸葛亮,就算曹叡再活十年,司马懿的势力也已经根深蒂固——洛阳的禁军有他的人,关中的军队听他的话,地方的官员跟他走得近,改朝换代只是时间问题。
所谓“司马懿一生只怕四个人”,不过是后世为了美化曹魏、贬低司马懿编出来的说法。真实的司马懿,从来不是“怕”,是“算”——算准了每个人的弱点,算准了每一步的风险,算准了整个三国的走向。他用一辈子的隐忍,把“怕”演成了保护色,最后从曹魏手里抢走了天下。这哪是“怕”?这是三国最狠的“权谋玩家”。
【参考资料】
《三国志・魏书・司马懿传》(陈寿著,中华书局2011年版)
《资治通鉴・魏纪》(司马光编著,中华书局2009年版)
《晋书・宣帝纪》(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三国史话》(吕思勉著,中华书局2009年版)
《司马懿与曹魏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仇鹿鸣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央视《百家讲坛》之《三国到晋朝》(易中天主讲,2006年播出)
热点资讯
- 2025-07-06韩娱圈“被遗忘女团”含泪逆袭夺冠,成员激动“跪地”感谢支持
- 2025-08-04乾隆求诊,黄元御把脉后痛哭称没救了,乾隆却大笑道:重重有赏
- 2025-08-05吴谨言产后复出为何成娱乐圈最大悬念
- 2025-08-06水瓶座桃花爆发期攻略来袭事业爱情双赢秘籍快收好
- 2025-07-09亳州市足球小将将代表安徽出征国赛总决赛
- 2025-07-18中国双航母刚返航,俄罗斯海军出兵四大洋,中俄接力突破西方封锁
推荐资讯
- 内蒙古宁源智慧酒店项目竞争性磋商招标公告
- 女人过了四十岁:这几种大衣再贵也别碰,上身显土气还掉档次
- 保暖冬季雪地袜加绒加厚,男女同款中筒居家袜,秋冬必备地板袜,情侣款超舒适!
- 抗议“过度旅游” 意大利居民对游客私收门票引争议
- 裂变天地S1:Astralis 2-0横扫BB挺进决赛,丹麦王者会师TYL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