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诚信几何?曾承诺200万吨仅交付20万吨,滞销后又盼中国买单
印度作为糖的主要出口国,拥有大量的糖料资源;而中国对糖的需求也相当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曾主动与中国达成白糖贸易协议,计划出口200万吨。
没想到的是,到了交货的时候,印度竟然只交了20万吨给中国。
这种不讲诚信的做法,搅乱了两国之间的信赖,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印度出现滞销之后,竟还想继续把货卖给中国,结果怎么样呢?
200万吨变20万吨
原本市场对中印之间的白糖贸易合作充满了期待。
早在2018年前后,印度因为原糖产量猛增,成为了全球第一大产糖国,而中国正好是全世界最大的食糖进口国之一,这两者之间的供需关系看起来挺匹配的。
据悉,印度商务部那会儿信心十足地说,从2019年开始,打算向中国出口200万吨原糖。据说,印度的糖料商已经和中方企业签了第一批5万吨的供货合同。
各种信号都显示,一场规模宏大、持续时间长的白糖合作快要开启了。
不过,现实总是比预想得更精彩一些。到真正交货的时候,印度方面提供的白糖数量一下子大减,原本说好的200万吨,最后只交了20万吨,履约率就不过十成。
这突发状况一出现,不仅打乱了中方的采购节奏,还在国内白糖加工企业和下游市场引起了一些波动。
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印度突然减少供应,竟然是想把白糖卖到美国,想图个更高的价钱,没想到美国没买账,这批白糖最后也只好留在印度的仓库里。
实话说,在国际贸易里突然反悔并不是没有过,但像这次这么大规模的缩减,确实挺少见的。印度的这个操作,明显打击了自己作为合作伙伴的信誉,也让中方企业对今后的合作多了点小心翼翼。
其实,印度在贸易合作中搞中途变卦的事儿,早就不是头一次了。除了白糖,像电子产品、钢铁以及矿产等领域,也有人碰到过类似的情况,让合作伙伴挺头疼的。
印度诚信危机
早在2017年,印度在高铁工程里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他们打算修建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得买四万个高铁轮子。
经过几轮激烈比拼,中方公司凭借扎实的质量控制和更具优势的报价,顺利赢得了中标,双方也签订了70亿元人民币的合作协议。但是协议还没落款完毕,印度就单方面撕毁了合同,转而与乌克兰合作,原因无非就是对方的报价略低一点。
这个决定不仅把中方投入的生产资源白白打了水漂,更搞笑的是,印度新买的那些列车刚运行没多久就出事儿,搞得经济损失挺大。
印度在这些决策中表现出的盲目和多变,也让不少跨国公司开始重新思考和评估与它合作的风险。近年来,印度一直在努力吸引外来投资,推动经济发展,政府也不断推出新的外资政策和各种激励措施。
虽然看上去印度挺开放,但实际上它还没能搞定一个稳定、容易预料的监管体系。像谷歌、三星、小米这些有名的跨国公司,都曾在印度遇到过巨额罚款或被追缴税款,被人笑称为“外资坟场”。
到了2025年8月,印度的净外国直接投资猛跌到35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8%,几乎刷新了历史最低纪录。这其中,反映出的可不只是市场信心的不足,更透露出制度方面隐藏的严重问题。
和这个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越南、印尼这些东南亚国家,因为政策环境比较稳定、经济自由度也挺高,源源不断吸引着外国投资。
越南在2024年的外商投资总额达382.3亿美元,印尼则高达553亿美元。虽然这些国家的市场规模可能不比印度大,但在制度的可靠性和契约落实方面,却获得了更多的信任。
可以发现,印度的诚信问题并不是只出现在某个行业或某次交易中,而是已经扩散到整个商业氛围和国家形象的各个方面。
面对印度的诚信问题,咱们中国作为贸易伙伴,也得打起精神,保持谨慎。得多方面加固合作底盘,比如加强贸易审查,签订更严的合同条款,确保交易安全;同时多留个心眼,避免被套路。而为了保障战略物资的供应,咱们可以分散采购渠道,扩大替代来源,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多储备一些关键资源,也可以考虑提前布局,避免受单方信任危机的影响。总之,稳妥应对,用心保障,才能让我们的供应链更牢固。
中国食糖自给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食糖消费市场,也是主要的进口国。近几年,国内每年的食糖消费量已经突破1500万吨,但自己生产的糖基本上满足不了需求,进口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数据显示,2024年,食糖的对外依存比例已经达到了28.1%,如果把糖浆、预混粉等蔗糖产品算进去,实际依赖程度则高达39.2%。
作为一个把白糖跟粮食、棉花、油料一样看得很重的战略物资的国家,这么高的对外依存比例,显然是个不小的隐患。
早在1960年代,中国就已经把白糖列为战备物资之一,到了2020年以后,更是明确提出要70%的食糖靠自己产出来。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不断调整进口渠道,防止过度依赖某个国家,还大力推进国内甘蔗和甜菜的现代化种植,搞得越来越专业化。
目前,我国白糖产量中,蔗糖占88%,甜菜糖占12%。甘蔗的主要产地广西和云南多是在丘陵地区,机械化收割难度挺大,劳动成本也高,弄得每吨糖的成本远远高于国际水平。这也是我国实现食糖自给的一大难题。
为了打破这个难题,农业科技单位和种子公司正努力推广新型品种,研发机械化技术,还在探索新的种植方式。同时,甜菜产业的潜在价值也被重新挖掘出来。
比起甘蔗,甜菜更适合在咱们国家北方的盐碱地上栽种,而且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单产和收益空间都挺大。很多专家建议,应该让甘蔗和甜菜保持平衡发展,就像80年代以前那会儿那样。
那时候,甜菜糖的比例能达到40%。靠着作物品类相互补充,再加上科学规划产区,中国有望慢慢减少对进口糖的依赖。再说了,中国还在开拓多样的进口渠道,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虽说印度曾经是咱们中国重要的白糖来源之一,但现在,咱们更看重和巴西、泰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合作。人家产量稳定,信誉也不错,为贸易添了不少保障。
国际贸易一直都不是一场零和竞争,而是在彼此信任、互利共赢和遵守承诺的基础上,长久合作变得更为重要。印度在白糖和高铁车轮等合作项目中反反复复的表现,虽然让中方企业挺头疼,但也再次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变得更强、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正途。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中国一直坚持守信原则,努力营造一个稳固、可靠的国际合作氛围。信任是合作的根本基础,在未来的全球贸易格局中,没有哪个国家能靠单方面的行动或者短期追求最大利益坚持得长久。诚信和合作,依然是当今时代最为靠谱的关键词。
主要信源
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糖出口国,限制糖的出口,这对咱们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难不成白糖也要被“卡脖子”了吗?——这是上观新闻2025年3月12日的报道。为了让贸易更“甜”点,中国准备从印度购买原糖,试图缓解一下供应压力——海外网在2025年8月5日报道,印度的出口暴跌了99%!讲不下去了,吸金的故事似乎就到此为止了。
热点资讯
- 2025-07-2980年代知名影星赵静
- 2025-07-20中国女篮迎战澳大利亚,张子宇缺席对阵强大主力阵容
- 2025-07-27明末渊虚之羽天赋系统全解析:流派搭配与进阶技巧
- 2025-07-04《胜利女神:妮姬》新老婆来了!小美人鱼黑色皮衣绝美登场!
- 2025-08-08中国罕见亮出战略底牌,大国重器同时亮相,让美国认清一个现实!
- 2025-07-29杨洋《凡人修仙传》定档:偶像派转型实力派的关键一役?
推荐资讯
- 调整好心态,迎接下一周:十二星座情绪天气预报
- 展望未来,女排的路还很长
- 多伦多赛5大热门!兹维列夫居首
- 女子带4娃拒补高铁票,12306回应规则与人情冲突
- 布草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步:RFID技术赋能精细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