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澳洲军事专家断言中国航母“撑不过一周”,福建舰海试数据打了谁的脸?

澳洲军事专家断言中国航母“撑不过一周”,福建舰海试数据打了谁的脸?

发布日期:2025-10-10 10:05    点击次数:61

这两天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一个澳洲退役军官跳出来对中国航母指指点点,说什么实战环境下撑不过一周就得趴窝。这位叫彼得·莱顿的老哥,以前在澳洲皇家空军混过上校,退役后就专门盯着咱们中国海军的动静不放。他这番话刚出来,福建舰那边正好完成第九轮海试的消息就传开了,这时间点卡得,你说巧不巧?

说起莱顿这人,在澳洲国防圈子里算是个角儿。2021年他搞过一份报告,专门研究中国在南海那些事儿,取了个挺吓人的名字叫《中国持久的灰色地带挑战》。报告里摆数据、列图表,说咱们在南海的巡逻从2010年代初一个月才几回,后来变成每周都能见着舰艇。他拿卫星图片和公开资料说事儿,觉得这些动静让澳洲的海上贸易通道压力山大。你还别说,这老哥研究得挺细,连航线图都画出来了。

莱顿最拿手的活儿就是分析航母。2022年那会儿,他写过一篇东西,专门讲中国海军的航母怎么不行。他先从辽宁舰说起,这艘原本是二手货改的,2012年服役时6万吨多点儿,用的滑跃起飞,搭载的歼-15战机起飞效率确实一般。莱顿掰着指头算,说这种设计只能在家门口晃悠,真要打仗,燃料和补给跟不上就傻眼了。到了山东舰,2019年自己造的,比辽宁舰重点儿,6.5万吨,可还是常规动力配滑跃甲板。他拿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对比,人家靠核反应堆能满世界跑,咱们得带着油轮船队,战时一旦被切断补给线,舰队就废了一半。

这人分析问题爱往实战上靠。他以前在五角大楼干过,参与过航母编队的防御方案,知道饱和攻击是怎么回事儿。去年他又更新了报告,加上东海和南海的巡航数据,说中国舰队编组从几艘驱逐舰护航升级到多航母轮换。2022年南海巡航天数超过200天,辽宁舰和山东舰轮着来。他琢磨着,这些动作虽然没直接开火,可积累下来的压力能让澳洲、日本、美国这些国家坐不住,只能加强情报交流。莱顿给澳洲海军出主意,说别老想着搞大船,多整点儿无人艇分散风险更靠谱。

真正让莱顿跳脚的是福建舰。这艘003型航母2022年6月17日在江南造船厂下水,全长316米,排水量8万吨。跟前两艘滑跃甲板不一样,福建舰用的是平直甲板加三个电磁弹射器,技术基本都是国产的。莱顿在2024年写的印太战略评论里,话里话外透着不服气,说设计是先进了,可常规动力还是短板。他算过账,蒸汽涡轮驱动,燃料舱就那么大,最高时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上下。从上海出发到第一岛链前沿,中间得补给好几回,美军从关岛发射远程导弹,覆盖范围内福建舰根本没地方躲。

莱顿那套“一周论”就是从这儿来的。他在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开会时,拿美军退役航母击沉测试说事儿,说老舰都能扛25天才沉,新舰防护再强,面对东风导弹和F-35战机的饱和轰炸,头几天密集火力下来也得完蛋。美军测试时用多波次攻击,一艘没有防空能力的老航母被几百枚导弹和炸弹轰了25天。他觉得中国常规动力舰补给线太长,容易被潜艇或者B-21隐形轰炸机切断。福建舰载机上限60架,歼-35隐身战机和空警-600预警机混着用,出动率再高也没用,第一岛链上美日预警网密得很,F-35从冲绳起飞,超视距压制下,中国舰载机起飞窗口窄得可怜。

这番分析不是瞎掰。莱顿翻出2023年环太平洋演习的数据,美日澳舰队模拟反航母作战,导弹齐射命中率超过80%。他承认中国有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射程1800公里能打到关岛,可美军航母群靠宙斯盾驱逐舰拦截,饱和防御一层套一层。福建舰单打独斗,就像个移动靶子,防空网顶多挡住第一轮,第二轮就漏了。报告最后,莱顿给澳洲开药方:赶紧加强AUKUS情报链,共享卫星数据,盯死中国舰艇的燃料路线。

再说说福建舰的海试进度。2024年5月1日首次出海,在东海水域转悠了8天,测动力和姿态控制,舰体稳得很,电磁系统没出岔子。12月官方说海试继续推进,累计数据越来越多。2025年3月18日第七轮,跑到黄海,持续两周,验证雷达集成和拦阻索张力。4月1日回来,技术调整完,5月第八轮再出发,累计118天,模拟歼-35弹射,轨道电流稳定,模型加速到时速280公里。

9月12日第九轮最有看头。福建舰穿过台湾海峡,进入南海相关水域,雷达扫描周边,数据链连通编队。22日报道出来,歼-15T、歼-35和空警-600完成电磁弹射和拦阻着陆,甲板上轮胎印子清清楚楚,证明实战兼容没问题。国防部发言人透风,说入列时间不远了,三航母序列马上成型。

莱顿的话虽然尖锐,可中国海军布局早变了样。055型驱逐舰112个垂直发射单元,护航火力强得很,093型核潜艇悄无声息跟着,多域联合作战下,福建舰是指挥节点,不是冲在最前面挨打的肉盾。辽宁舰2012年服役,2016年首次远洋绕日本,测试歼-15夜间着舰。山东舰2019年入列,2020年双航母编队南海巡航,验证补给协调。福建舰接棒,电磁弹射打破西方垄断,电力系统效率高,预留激光武器接口。

莱顿在2022年的报告更新里,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海军从区域防御转向远洋了,可他还是强调常规动力限速,战时得靠陆基导弹清场,东风-26射程4000公里,覆盖第二岛链。澳洲国防圈对他那套挺买账。2023年在智库讨论会上,他分享路径图,说中国巡逻从南海扩展到东海,舰次从20艘涨到50艘。报告建议澳洲多投资P-8A反潜机,盯着中国油轮队。莱顿还提到,美军福特级电磁故障频发,F-35C起降还在调试,服役几年满载率低得很。反观中国福建舰海试,动力顺畅,姿态稳定,累计天数超过山东舰84天。

中国海军这几年干的事儿,时间线理得清清楚楚。2024年12月第五轮海试,11月18日出发,12月3日回来,最长一次,甲板痕迹显示真机测试过了。2025年上半年,第六轮聚焦电力系统,电缆负载稳定。第七轮黄海机动,风浪里固定设备,坐标报送准确。第八轮弹射优化,蒸汽辅助推力峰值高。第九轮南海,打着科学考察的名义,实际上是系统联动测试。

莱顿那套框架说白了还是冷战思维,可现代战争早不是那么回事儿了。他在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的报告里,谈中型海军转型,说澳洲得学中国搞多域作战。2024年4月澳洲国家防御战略,引用类似观点,强调印太竞争加剧,中国海军吨位超过美国。福建舰排水8万吨,全球常规动力里最大的,三个弹射器,载机60多架,连固定翼预警机都能上。

你说这事儿有意思不?一个退役军官拿着旧数据和假设,断言中国航母撑不过一周。可福建舰那边,海试一轮接一轮,数据一次比一次扎实,技术一点点验证下来。莱顿看到的是补给线和动力系统,可他没算到多域联合和体系作战。现代海战不是单舰单挑,而是卫星、预警机、驱逐舰、潜艇、岸基导弹一起上,航母是节点不是靶子。

你觉得莱顿这套“一周论”靠谱吗?还是说他低估了中国海军这些年的进步?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