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比去医馆还贵3倍的中医民宿, 复购率却逼近70%, 吸引力到底在哪

比去医馆还贵3倍的中医民宿, 复购率却逼近70%, 吸引力到底在哪

发布日期:2025-07-10 12:38    点击次数:149

在一家中医民宿俩人住 3 天,房费共 1200 元(含三餐及八段锦课程)、经络疏通 5 次共 800 元,临走再选购了 600 元的九制黄精,总计 2600 元。消费几乎是普通民宿的 3 倍,单看价格也高于直接去医馆理疗。但消费者却认为:去医院挂专家号、做同样疗程,不仅要承受来回奔波和长时间排队,还得单独承担交通、餐饮费用,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大家都不想把宝贵的休息时间耗在这里,更想出门走走。而在中医养生民宿,既能省去路途折腾,还能边度假边养生,他们更愿意买单。

"连续加班两周后,我在大理定了一家中医民宿。"

深圳白领何女士的消费选择折射出中医康养市场的新动向:携程、美团等平台综合数据显示,2025 年假期,"中医养生" 主题民宿在市场上表现亮眼,部分民宿复购率有所提。比如,推出中药泡脚包等服务的民宿,复购率达到 45%;睡眠障碍客群在部分中医民宿的复购率提升至 78% ;还有民宿通过植入非遗手作等体验项目,显著提升客单价与复购率 。

值得注意的是,30-45 岁客群占占比65.2%,互联网、金融行业从业者占比合计超 40%。

图源:小红书-id-乡野计划-周一的养生小院-体验图片展示

而这一消费增长的背后,本质是 “预防式健康管理” 需求的结构性爆发。如今,越来越多民宿开始嵌入中医服务元素:艾灸理疗已成为一些民宿的标配,药浴项目按体质辨证细分为寒湿、气郁等 6 大类型,24 节气养生餐单也逐渐成为行业通行配置。

图源:携程某中医养生民宿评论区-网友好评展示图1

综合数据分析,配备中医服务的房源均价较普通民宿高出 38%,但复购率可达 67.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2.1%)。

中医+民宿热起来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健康需求涌现:

从 “小众体验” 到 “现代都市人刚需”

疫情后亚健康人群占比突破 75%,参考天猫、京东等平台数据,Z 世代养生支出年增 34.5%。小红书上一位 90 后游客直言:“比起网红打卡,我更愿意花钱买一晚深度睡眠。”

中医民宿正从 “特色住宿” 进阶为健康消费的核心场景。

图源:小红书

有消费者算了一笔账:“在一家中医民宿俩人住 3 天,房费共 1200 元(含三餐及八段锦课程)、经络疏通 5 次共 800 元,临走再选购了 600 元的九制黄精,总计 2600 元。这笔消费几乎是普通民宿的 3 倍,单看价格也高于直接去医馆理疗。但细究下来,去医院挂专家号、做同样疗程,不仅要承受来回奔波和长时间排队,还得单独承担交通、餐饮费用,特别是在节假日的时候,大家都不想把宝贵的休息时间耗在这里,更想出门走走。而在中医养生民宿,既能省去路途折腾,还能边度假边养生 —— 晨起跟着中医师打八段锦,午后在青山绿水间享用药膳,闲暇时参与中医香囊手作,理疗后再泡个艾草足浴舒缓身心...”

图源:小红书-清风视界

这种 “疗愈 + 度假” 的组合,正让民宿从单纯的「过夜落脚处」,转变为集健康诊疗、养生体验、特色消费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也正是中医民宿的独特吸引力。

政策红利释放:

补贴与资质打通产业闭环

地方政府密集出台扶持政策:

2023年安徽黄山市对中医民宿每床位补贴1000- 2000 元;

浙江莫干山所在的湖州市 2024 年政策明确,对中医康养类民宿额外给予装修补贴;

歙县文旅局数据显示,符合《康养民宿标准》的项目可获 5 万元补贴,也正是此政策,带动当地民宿客单价直接上涨 40%。

图源:携程某中医养生民宿评论区-网友好评展示图2

更具突破性的是,国家卫健委 2025 年专项文件明确:中医理疗项目可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采购清单,基层医疗机构中医服务采购已在部分试点地区推行(如成都 2024 年将社区中医理疗纳入医保报销),各种信号为中医民宿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想象空间。

民宿产业升级:

中医 IP 破解同质化困局

2024 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 4000 亿元,但同质化率超 60%。

许多从业者和笔者坦言:“当所有民宿都做落地窗 + 无边泳池,中医 IP 似乎成了救命稻草。”

1)行李旅宿集团(原隐居集团)

在江西武宁布局“咏归川”项目,公开报道显示其 2024 年引入中医康养服务后入住率提升至 75% 以上,单房盈利数据参考同类高端民宿(如松阳 “云上平田” 中医主题房溢价 3 倍);

图源:小红书-咏归川-摄影 | 李恒

2)云南海边村民宿

滇烽文旅为海边村乡村振兴规划了 12 栋精品民宿,针对中高端客群,分设 “精品”“度假”“康养疗愈”“禅修” 四类风格。民宿融合中医理疗和养生特色,与鸿仁堂中医馆达成战略合作,由专业中医提供药膳食谱、温泉药包及理疗师培训,实现医养结合,让旅居更加多元化,以此吸引游客。

3)浙江天台塔后村民宿天台艾草文化体验中心创始人李南南,依托塔后民宿村的地域优势,将天台山道地药材海艾文化与民宿文化相结合。她向部分民宿导入艾草枕、艾草足浴包等产品,打造特色康养民宿,还开发艾养一日禅、非遗艾条制作等康养旅游活动,将中医药文化、国学、心理疗愈、旅游相结合,赋能塔后村特色康养民宿每年增收 1 万元以上。

图源:小红书-图文无直接联系

不少游客体验后在社交媒体晒出照片感叹:“这不是民宿,是会呼吸的中医馆。”

但在中医民宿的评论区内,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当中医元素从文化体验向医疗行为延伸时,边界红线亟待明确,而中医民宿也要规避非法行医风险,在服务边界上精准拿捏。

拥有中医馆工作经验的医生如果投身中医民宿领域,在规避非法行医风险上是具备天然优势的。本身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意味着在提供如中医健康咨询、体质辨识分析等服务时,相较于普通民宿经营者,能更精准且专业地把控尺度,不会因知识欠缺而误触非法行医的红线。不过,即便有专业背景,也并非就能毫无顾忌地开展业务。

目前合规运营的头部项目普遍遵循 "三不原则":不做侵入性操作(如针灸放血)、不开具诊断处方、不宣称疾病治疗功效。

云南一些中医民宿将彝药泡脚定位为 "非遗文化体验",所有服务人员持《中医康复理疗师》资质上岗,菜单注明 "食疗非药疗";北京、深圳一些中医民宿引入 AI 体质检测系统,仅生成饮食运动建议,不涉及具体病症干预...

这类项目能落地的核心逻辑,在于将中医元素从医疗行为转化为文化体验 —— 就像教客人制作艾草香囊,本质是传统手工艺体验,而非医疗行为。

中医 + 民宿的爆火,是健康需求与文旅场景的深度共振。Z 世代愿意为养生多付 38% 的房费,政策补贴也为中医理疗打开了积极的想象空间,这个赛道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对 "医疗属性做减法,文化体验做乘法" 。真正能走通的模式,都在证明一个逻辑:让中医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