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误导,软银卖英伟达背后真正的野心
软银的投资逻辑,远超表面
大家都知道,软银最近又出手了,然后把最后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卖了,结果换来不少现金,一共赚了58.3亿美元,而且这事等到11月财报才披露,很多人都觉得,软银估计是赚够了就撤,这看法有点简单了,所以我想聊聊,软银背后的投资逻辑,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加深刻。
这不是软银第一次清仓英伟达股票,上一次发生在2019年,那时候同样卖在高点,然后一举套现,果然,软银一直喜欢快进快出,这半年里,软银的净利润飙涨,达到去年三倍有余,没靠卖手机,更没靠电信业务,主要就是投资愿景基金带来的回报,比如去年赚了约220亿美金,然后软银还分批卖掉T-Mobile股份,又收回91.7亿美元,由此可见,软银现在的风格特别明显,更偏好在上涨“见好就收”,资金抽离,随时准备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很多人根据卖掉英伟达股份就猜软银不看好AI,这种判断其实站不住脚,因为软银手上还牢牢掌控着安谋和台积电这两个关键企业,安谋负责芯片架构设计,台积电专做芯片制造,这两家公司是英伟达芯片的支柱,换句话说,虽然软银没直接持有英伟达股票,但它的影响力覆盖了英伟达核心环节,金融圈也有一句老话,“不一定需要持有股份,关键是掌握控制权”,软银其实是在控盘整个AI算力生态圈。
不只是英伟达,云服务商们买AI芯片,微软、亚马逊、谷歌这些巨头一掷千金,全都指向英伟达的核心产品,而软银手里的安谋和台积电,无论哪个环节被卡住,整个AI产业链都会受到影响,软银其实像是那个“幕后玩家”,既不出面抢流量,也能高效掌控局面,除了买卖股票,更擅长布局供应链。
譬如最近“星际之门”超级项目,光投资额就高达五千亿美元,包括微软、甲骨文等公司领头,但实际使用的硬件还是英伟达的AI芯片,软银虽然卖掉了英伟达股权,但依然通过安谋和台积电,悄悄参与其中,这就有点像足球里的“间接助攻”,不是直接进球,却推动了整个赛事发展,这种“暗中牵线”打法,比单纯的股票持有更加灵活,也更加难以被复制。
软银的这种风格世界上并不多见,比如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和黑石集团,还在大量持有英伟达,他们偏好长期持有,追求稳定回报,软银却反其道而行之,习惯性就是快速进出,不沉迷某一只股票,更喜欢布局那些还在萌发期的新公司,包括OpenAI这种AI独角兽,等公司一旦做大,马上高位套现退出,这种策略不只是简单的“赚快钱”,更是对新技术周期、产业变革的敏锐感知。
美国的“AI芯片供应链法案”即将落地,政府补贴、政策红利纷至沓来,软银这时候恰好加码“星际之门”超级数据中心,顺势而为,既规避了单一企业的风险,也让资本流动变得更加顺畅,甚至软银还可以用腾出来的资金,跟政府的补贴形成杠杆效应,集中力量推动更大的系统性创新,就像下棋一样,不只是追逐“子”的价值,更盯着“势”的流动。
例如还有一组最新数据,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24年AI基础设施全球投资规模将突破2500亿美元,而AI芯片领域平均年增长率高达30%,软银分别布局在芯片、架构、制造三个核心板块,始终牢牢掌控着产业链上的主动权,这种全线打通的做法,不仅提升了资本利用效率,也扩大了产业话语权,比起只做股票投资,软银等于在行业里找到了自己的“主场优势”。
要分析软银的投资路径,也不能单看每一次股票买卖,更应该看它构筑起的资源网络,比如它投资的OpenAI、Arm、台积电、HashiCorp,再加上愿景基金布局的自动驾驶、大数据、健康科技等产业,这就是软银最大的“保险机制”,无论某个企业涨跌,整个投资组合都能通过互补协同获得增长机会,这在目前全球风险加剧的投资环境下,显得特别宝贵。
最后,其实软银当下卖掉英伟达股票,不是单纯为了回避风险,更像是为了抢占新一轮AI基础设施红利,把私人资本变成公共资金的催化剂,这种战略大挪移,比起传统投资人更具前瞻性,不过也留给我们一个未解之问,未来AI产业的增长中心,会继续由芯片厂商主导,还是由云服务商、应用开发者掌控,谁才是下一个“软银式赢家”,你怎么看?
热点资讯
- 2025-07-27明末渊虚之羽天赋系统全解析:流派搭配与进阶技巧
- 2025-07-2980年代知名影星赵静
- 2025-07-20中国女篮迎战澳大利亚,张子宇缺席对阵强大主力阵容
- 2025-07-04《胜利女神:妮姬》新老婆来了!小美人鱼黑色皮衣绝美登场!
- 2025-08-08中国罕见亮出战略底牌,大国重器同时亮相,让美国认清一个现实!
- 2025-08-25沙特大玩平衡术:中东基建引中美争夺,究竟打什么算盘?
推荐资讯
- 真令人作呕!上海一面馆将剩面二次上桌,女子质问被怼,官方回复
- 雷克萨斯逆势高保值!报告揭示:稳定可靠才是硬通货!
-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黄康恒推动服务“零距离”激活发展动能
- 方领碎花与牛仔的街头时尚公式:解锁松弛感都市美学
- 听王艺迪赛后采访泪流满面国乒继孙颖莎之后第二位夺冠庆祝不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