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意昂体育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在白俄罗斯工作一年,我的政治观念被彻底刷新,这里像是时间胶囊

在白俄罗斯工作一年,我的政治观念被彻底刷新,这里像是时间胶囊

发布日期:2025-07-25 14:15    点击次数:125

我叫老王,软件工程师,2023年通过公司外派项目来到了明斯克的中白工业园工作。当时只是想着能挣点外快,顺便见见世面,没想到这一年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对政治制度的理解。

01. 第一眼的白俄罗斯:时间仿佛慢了半拍

刚到明斯克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里的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

不是说生活节奏慢,而是整个社会好像还停留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街道上的建筑风格,政府办公楼的设计,甚至连公交车站的布局,都带着浓浓的苏联味道。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卢卡申科的头像在这里随处可见——政府大楼、地铁站、银行网点,就像我们小时候在课本里看到的那种政治氛围。

我问当地同事:"你们不觉得这样有点…奇怪吗?"

他们很自然地回答:"有什么奇怪的?他是我们的总统啊,从1994年开始就是。"

1994年至今,整整31年。这个数字让我瞬间明白了什么叫"时间胶囊"。

02. 政治制度:一个人的马拉松

在白俄罗斯,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里的政治稳定得有些"超现实"。

卢卡申科自1994年当选以来,已经连任了七次,而且每次都是高票当选。2025年1月,卢卡申科当选连任总统,未来,白俄罗斯国内局势将保持总体稳定。

刚开始我以为这是"威权统治",但在当地生活久了,我发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普通白俄罗斯人对卢卡申科的支持是真实的,不是表演出来的。他们会告诉你90年代的混乱,会说起通胀率高达2000%的恐怖岁月,会回忆有组织犯罪横行的日子。

一位工厂的老工人跟我说:"你知道吗?90年代我们几个月领不到工资,现在至少每个月都能按时拿钱。虽然不多,但稳定。"

这种稳定,是用30年的时间换来的。

03. 计划经济的"活化石":国企依然是主力

在白俄罗斯工作最大的感受是:这里的经济模式真的很"特别"。

大型工业企业仍掌握在国家手中,但在外界和内部的压力下,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具有破坏性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也是"坚定不移"的。

白俄罗斯实行的是"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表面上市场化,骨子里还是计划经济思维。

中白工业园里有很多国有企业的影子,由中国和白俄罗斯两国元首倡导,两国政府大力支持推动,国机集团和招商局集团两大央企主导开发运营。

我亲眼见过白俄罗斯的国有工厂——流水线设备虽然老旧,但工人的操作非常规范,质量把控很严格。他们没有"996",没有过度加班,但也没有太高的效率。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在国企工作的样子:稳定、有保障,但缺乏激情。

04. 收入与现实:数字背后的真相

2023年白俄罗斯的平均月收入约为4600人民币左右,但这个数字有很大的误导性。

真实情况是,大部分普通工人的月收入在300-350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也就2000多块。

我们中白工业园的当地员工,技术工人月薪大概在500-800美元,已经算是当地的中等收入了。而IT行业的平均工资高达约13920人民币,这在白俄罗斯已经属于绝对的高薪阶层。

2024年1-9月,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月均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有所增长。其中,白俄罗斯的月均实际工资增幅最大—13.0%。

但生活成本也在上涨。一升牛奶要2-3元人民币,面包也要5-6元。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必需品,例如1升牛奶和1个面包,已远远高于1白俄罗斯卢布(0.5美元)。

05. 社会保障:苏联遗产与现代困境

白俄罗斯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我大开眼界。

医疗和教育基本免费,但质量…… 说实话,跟国内的差距很明显。尽管在宪法里还保留着"医疗免费"的条款,但医疗收费服务的规模却在加大。到二十世纪头十年,白俄罗斯高校高达70%的比例是付费教育。

更让人无语的是退休年龄的提高。男性退休年龄将逐渐提高到63岁,女性为58岁。

还有那个著名的《第3号法令》,当地人叫它"寄生虫法令"。法令中指出了"社会依赖思想",而这个术语则源于新自由主义词典。简单说就是没工作的人要向国家交税,很多白俄罗斯人对此很不满。

06. 中白工业园:两种制度的碰撞与融合

在中白工业园工作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园区规划总面积117.61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底,园区内居民企业数量达到120家,园区共有来自14个国家的120家居民企业,居民企业员工达2719人。

这里汇聚了中国的效率、白俄罗斯的稳定、还有德国的严谨。每天上班,你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碰撞。

中国同事习惯了快节奏,白俄罗斯同事更注重流程和规范,德国同事则对细节要求极高。

仅2018年,园区向当地纳税1670万美元,有5000多名白俄罗斯人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我见证了白俄罗斯人对这个项目的态度变化——从最初的好奇和怀疑,到后来的认可和依赖。

07. 政治观念的刷新:稳定的价值被重新认识

在白俄罗斯这一年,我对"政治制度"的理解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前我觉得民主就是好的,专制就是坏的,黑白分明。

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一个强势的领导者,如果真的为人民考虑,能够带来长期的稳定和发展。

2024年白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高于3.8%的预期,这个成绩在欧洲经济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难得。

当然,白俄罗斯也有自己的问题:对俄罗斯过度依赖、年轻人才流失、创新能力不足。但我逐渐明白,没有完美的制度,只有适合的制度。

08. 时间胶囊里的启示:稳定的珍贵

如果说白俄罗斯是一个"时间胶囊",那么它保存的不仅仅是苏联的记忆,更是对稳定的珍视。

1994年白俄罗斯的GDP增长了2.8,1997年则比1995年增长了11.6%.到了2000年,工业增长为64.6%. 商品零售额增长了133%。

从一个经济几乎崩溃的国家,到今天的相对稳定,这个过程让我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是快速的经济增长,还是可预期的生活?

是激烈的政治竞争,还是长期的社会稳定?

是个人的绝对自由,还是集体的共同利益?

09. 对比中国:不同路径的现代化探索

在白俄罗斯工作让我更加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

我们都是从计划经济起步,但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白俄罗斯选择了渐进稳定。

结果是,中国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也面临着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白俄罗斯保持了社会稳定,但经济活力相对不足。

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代价。

写在最后:回到时间胶囊的意义

一年的白俄罗斯经历让我明白: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政治概念——民主、专制、自由、稳定——在现实中往往是相互交织、相互妥协的。

白俄罗斯就像一个"时间胶囊",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线性的进步,政治制度也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

如果你有机会去白俄罗斯,建议你去看看。不是去判断它的对错,而是去理解它的逻辑。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些"时间胶囊"的智慧:慢一点,稳一点,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旅行贴士:

- 白俄罗斯对中国公民免签30天

- 明斯克机场到市区约40分钟车程

- 当地人英语水平有限,建议下载翻译软件

- 卢布现金使用较多,准备一些现金

- 中白工业园有定期的参观活动,可以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