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盘散沙,印度却能保持70多年的统一,莫迪的说法颠覆认知
明明是一盘散沙,印度却能保持70多年的统一,莫迪的说法颠覆认知
在茶馆里泡大的中国人总念叨"分久必合",可摊开世界地图瞅瞅,印度这个满身补丁的"拼布娃娃"愣是七十年没裂开,这事儿可比电影还魔幻。
印度教大神湿婆要是能讲话,恐怕都要揉着脑门嘀咕:"英国佬画的疆界,喜马拉雅山堵的门,怎么比我三叉戟还管用?"
看着新德里大街上飘动的藏红花白绿国旗,总有人掰扯印度人的家国情怀。
可您翻开账本算算,旁遮普农民在拖拉机上浇汽油抗议时,西孟加拉共产党游击队端枪占领警察局那会儿,哪里见得着半毛钱爱国?
恒河水倒是能冲走新冠尸体,可冲得掉21种官方语言互相骂街的唾沫星子吗?
要说宗教信仰能顶梁,1975年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三百万人集体蹲大牢的时候,湿婆神像怎么没显灵?
这套把戏的玄机,得从泰晤士河翻腾的浪花里找。
当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们捏着鼻子喝咖喱汤,手里的鹅毛笔也没闲着。
三百年殖民史硬是把三百多个土邦缝成整块地毯,撤退前还玩起"切香肠"绝活,巴基斯坦这块肉刚撕下来,克什米尔伤口上又撒把辣椒面。
您说殖民者多鸡贼?他们故意把最难管的刺头都切出去,剩下"温顺"的印度教徒圈养着,倒给现代印度留了盆粘合剂。
孟买海边的英国总督府旧址还在晒太阳,印度官僚们倒把伦敦那套搬得挺利索。
看着中国复兴号列车呼啸而过,新德里政客们眼红脖子粗,咬牙把殖民地破烂改造成"大国梦"展柜。
议会里西装革履的老爷们,张嘴闭嘴要当"南亚霸主",却总得看北京脸色行事,这情景活像穿着不合身燕尾服的猴子耍把戏。
老天爷给印度发的这副牌也挺绝。
朝西看巴基斯坦横着枪杆子,北面喜马拉雅山冰墙杵着,南边印度洋波浪掀天。
这地形把印度次大陆变成个带刺的摇篮,里边的娃娃想爬出去,不是被山石刮破皮就是被海水呛半死。
2022年那阵子泰米尔纳德邦闹独立,喊得震天响的口号碰上山脉海洋,全成了哑炮。
地理牢笼这门玄学,硬是把离心力都憋成了内伤。
要说莫迪政府最近的新鲜招数,倒是在祖宗箱底翻出本旧经书。
罗摩神庙刚刷上金漆,种姓制度就被包装成"传统文化体验项目"。
新人结婚按种姓分级办酒席,恒河沐浴变成民族团结大澡堂,这场面比春节庙会还热闹。
可盯着中央邦露天厕所边饿得打晃的达利特儿童,再瞅瞅孟买豪宅里喝香槟的婆罗门,这套"传统文化"怎么闻着有股馊味儿?
新冠疫情这个照妖镜来得正好。
当德里火葬场的烟柱窜得比电视塔还高,政客们两手一摊说"这就是轮回",底层百姓真就排着队往恒河里跳。
种姓制度压了千年的怒火,碰上病毒全泄了气。
这哪是什么文化韧性?分明是认命哲学配上地理牢笼,活活把人训成了待宰羔羊。
剥开印度统一这颗洋葱,最里头包着的竟是国际棋局。
东边防着中国修路,西边怕美国撤资,北边还得哄俄罗斯卖军火。
这般走钢丝的绝活,倒把各邦逼成了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
欧美老爷们鼓掌夸"世界最大民主",可低头看看血汗工厂里童工手上的伤疤,这不就是新时代的棉花种植园?
眼下的印度像辆超载的突突车,发动机是殖民遗产,车架子是地理牢笼,乘客们捆着种姓绳索。
莫迪老仙猛踩油门说要冲进"发达国家站台",可油箱里灌的净是十三亿廉价劳工的血汗。
哪天绳索磨断了,车架子锈穿了,这辆突突车怕是要散成一地铁片。
所以说印度这七十年没散架,不是湿婆发威,也不是民主显灵,而是英国老爷画的圈、老天爷砌的墙、老百姓认的命,这三股绳拧成了死结。
可如今网络信息像恒河决堤,年轻人刷着抖音看世界,这死结还能捆多久?
等喜马拉雅山的雪水化完了,殖民记忆淡忘了,那会儿的印度地图,怕是要换种拼法了。
热点资讯
- 2025-07-03民间故事: 樵夫放生母鳖, 大旱之年要背井离乡, 阿婆: 去打开枯井
- 2025-07-03美人成风(微小说)
- 2025-07-12游本昌92岁庆祝入党,女儿淡定拒绝救治,晚年选择令人心疼
- 2025-07-21《曾国藩家书》:学习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见成效
- 2025-07-12小说:重生05混娱乐圈,从龙套到导演财阀,爽翻天!
- 2025-07-18小说:穿成咸鱼连长?我有系统,兵王都得跟我走
推荐资讯
- 田静与父亲互动, 细节暴露内幕, 旅游是假象原来另有目的
- 从浙江到纽约,陈泊汐用饶舌诉说生活
- 摩根士丹利预言2035赶超,美国依旧凭什么留住全球人才
- 2025第十八届武功山帐篷季盛大开幕 万人共赴云端之约
- 从石墨炸弹看中国军事创新:非对称作战思维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