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区供销社多元业态激活“惠民基因”
凌晨两点半,城阳区的街道静得能听见露水滴落的声音。
青岛供销阳光供应链的仓库却亮如白昼,杨亮盯着刚送来的草莓西红柿,顺手擦了擦额头的汗。
这批货得赶在六点前送到市政府食堂,晚了可要耽误几千号人的早饭。
"老张,这筐玉米再检查一遍,可别混进去烂的。"他扯着嗓子朝仓库那头喊,声音在空旷的厂房里荡出回音。
小王蹲在货架旁边,手里攥着发货单直咂嘴:"杨哥,咱这活计比送外卖的还赶趟儿。供销社现在都玩起'闪电配送'了?"杨亮咧嘴一笑:"这叫与时俱进懂不懂?现在谁还稀罕那些老黄历,咱得让城里人吃上最新鲜的菜。"说着把最后一箱蔬菜搬上车,冷藏车的发动机轰隆作响,像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这些从红岛直接拉来的鲜食玉米可金贵着呢。凌晨采摘,两小时内完成分拣,全程冷链运输。老农民们都说供销社现在搞的是"
"蔬菜特快专递"。有个在合作社干了二十年的老把式感慨:"早些年供销社收菜挑三拣四,现在可好,地头刚摘的菜转眼就进城,价格还公道。"城阳区供销社这招"地头直采"玩得溜,既让农民省心,又让市民吃得放心。
春城路上的集配中心热闹得像个小集市。三十二亩的场地被分成几个区域,这边工人们忙着往冷链车上装货,那边堆着成箱的应急物资。老李是这里的仓管,每天经手的货品能从粮油副食数到救灾帐篷。"这地方看着像个大仓库,实际是咱城阳区的'民生保险箱'。"他拍着胸脯保证,"真要遇上啥突发状况,这里存的物资够两万人撑半个月。"
社区里的变化更让人眼前一亮。大北曲西社区的王阿姨发现,家门口那个灰扑扑的供销社门市部突然变样了。现在不仅能买到新鲜蔬菜,还能缴水电费、取快递,甚至能约到上门保洁。"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王阿姨边扫码付款边嘀咕,"以前总觉得供销社是卖化肥的,现在倒好,快成'社区管家'了。"
红岛街道的盐碱地改造项目更是个新鲜事。张老汉蹲在地头,看着绿油油的地瓜苗直乐呵。要搁以前,这块地种啥都长不好,现在供销社带着农业专家来搞托管,产量愣是提高了两成。"这些穿白大褂的后生真有本事。"张老汉搓着粗糙的手掌,"他们说什么'测土配方',俺也听不懂,就知道现在种出来的红薯比从前甜。"
城阳区供销社的办公室里,刘明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销售数据。那款新推出的"青城供"白花蛇草水卖得火爆,订单量比上月翻了一番。"老字号也得会赶时髦。"他转头对同事说,"现在年轻人就认这个,咱们的矿泉水不光要解渴,还得喝出情怀来。"智海鲸系统上的数字不停跳动,这套智能管理系统让配送效率提高了三成,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靠人工对账对到眼花了。
夏庄的草莓种植户老周最近心情不错。自从和供销社签了直供协议,他再也不用凌晨三点蹬着三轮车去赶早市了。"现在摘下来的草莓,直接交给供销社的冷链车,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一成。"老周抹了把汗,"这买卖划算,省心又赚钱。"他家的草莓现在可是机关食堂的抢手货,有时候还得限量供应。
夜幕降临,城阳区的街灯次第亮起。供销社的配送车还在各个社区之间奔波,车灯在夜色中划出明亮的轨迹。这些年来,城阳区供销社像棵老树发新芽,把根须深深扎进城市的每个角落。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桌,从应急储备到社区服务,老字号玩出了新花样。那些凌晨就开始忙碌的身影,正悄悄改变着人们对供销社"三个字的刻板印象。
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杜绝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热点资讯
- 2025-07-03民间故事: 樵夫放生母鳖, 大旱之年要背井离乡, 阿婆: 去打开枯井
- 2025-07-03美人成风(微小说)
- 2025-07-21《曾国藩家书》:学习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见成效
- 2025-07-12游本昌92岁庆祝入党,女儿淡定拒绝救治,晚年选择令人心疼
- 2025-08-25九三阅兵前,跟菲律宾的新仇旧怨,中方这次要彻底算个清楚
- 2025-08-29杭州机场偶遇蒋欣,穿格纹衬衫随性时髦,瘦20斤的娘娘美得很突
推荐资讯
- 转动惯量检测机构,转动惯量检测中心
- 哈尔滨高校开设"网红培训班" 拟于明年2月起招生
- 特朗普怂恿欧洲先开火,关税大战升级,局势扑朔迷离
- 百雀羚面膜性价比高吗?推荐3款值得入手的型号!
- 新能源恒温恒湿试验箱的核心作用与价值